前路渺茫,何去何从
2020年一月初,我如期到了印尼巴厘岛实习,过了不久,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外也出现病例,实习被迫停止。而所有飞国内的航班都已取消,归家无望,只有漫长的等待与煎熬。实习期结束时,原定的回国航班早已被取消,而在当地买的民间组织承办的航班也还有一段时间,顿时感到了在异国他乡的无奈苦涩。后经过航班推迟、熔断,最终在大四开学之前隔离完。彼时已是九月,与原定六月初回国大相径庭。
这时我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了,想按原计划考研,时间已然不够;而让我思考未来的就业方向,也难以抉择。面对人生分岔路的选择,明显我是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后来,我想起疫情期间在一个师姐的朋友圈看到她去参加支教,便想起大一大二的时候也想去支教——“灯塔计划”、“三下乡”,虽然都没成功,但一直觉得支教很有意义,也很向往。于是我便开始去了解支教相关的项目——“西部计划”和“山区计划”。期间也咨询了我的导师杨慧君副教授,她给了我许多中肯的建议,也让我顿时有了更明确的方面。

人谋不臧,谋定而动
首先,我去咨询了有在新疆支教经历的师姐以及参加过三下乡和灯塔计划的朋友,了解支教的环境和内容,从而分析自己在能力上和心理上是否能承受,能力上就是你的专业水平是否能够支撑你去完成支教任务,心理上则是接受相对于城市来说没有那么灯红酒绿的生活。
作为一名汉教人,对于专业还是有自信的,而且不同的实习经历让我喜欢上哪些个性不同的学生:因为做不好动作一边流泪一边跳舞的学生、即使中文水平不好依旧很积极举手的学生、因为作业太多耍赖不想写的学生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可爱之处,也很期待支教生活要面对的学生是怎么样的。而我的适应能力也是很强的,在巴厘岛经历了将近八个月没有WiFi、线上支付、公共交通的生活,我相信我可以耐得住“寂寞”。
其次就是比对各个支教项目的条件,我把他们做成表格进行了比对:
项目名称 |
西部计划 |
山区计划“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
三支一扶 |
美丽中国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
报名时间 |
4月-5月 |
2月-5月 |
5月 |
3月 |
主办部门 |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 |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 |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 |
招募对象 |
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 |
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社会人士 |
广东生源应届、往届毕业生等 |
35周岁以内且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
招募人数 |
300+(包含研支团) |
1000人+ |
500+ |
—— |
服务年限 |
1-3年,一年一签 |
1-3年,一年一签 |
2年 |
2年 |
服务地点 |
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四川、贵州、黑龙江 |
粤东、西、北地区11个地市的乡村学校 |
广州、韶关、清远等17个地市的学校 |
云南、广东、甘肃、广西、福建 |
报名途径 |
公众号“西部志愿汇”、西部计划官网、看学校邮件通知 |
公众号“i志愿”、看学校邮件通知 |
“三支一扶”专题网站、看学校邮件 |
公众号“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官网、看学校邮件 |
补贴 |
1000元/月、西部地区3万/年、中部地区2.4万/年 |
2600元/月、学校补助金额、交通补贴(1000元/年) |
不低于3600元/月、交通补贴(1000元/年) |
2800元/月、交通补贴:2000元/学期、返程交通补贴1000元/人 |
是否需要教资 |
否 |
否 |
部分要求 |
—— |
是否提供食宿 |
是 |
是 |
部分提供 |
是 |
我是倾向于“西部计划”和“山区计划”的,二选一,因为这两个项目都比较成熟,且服务灵活性较强,无论是支教 最后,二月份的时候,我在“i志愿”上看到了“西部计划”和“山区计划”的报名连接,但“西部计划”仅是服务意愿调查,而“山区计划”已经发放问卷,需要投简历了,这时我便选择了“山区计划”。二月底提交了简历,三月在毕业论文终稿的压力下完成了的试讲和面试,在愚人节当天便收到了“山区计划”的预录取通知,Trick or treat?——当然是甜蜜的糖果。
因为我是自己在“i志愿”报的名,而不是等各高校下发通知再报名,所以在“山区计划”正式发布招募前我就被预录取了。相对来说,报名人数比较少,各事项通知会比较快,而且四月之后便可以留出时间去旅行、实习,就不需要等到五月报名、六月面试了。
坚定不移,憧憬未来
支教这条路,一开始有相约的朋友,后来也有被我怂恿上车的,但最终还是剩我一人前行。这种人生分岔路的选择,你只能让她们奔赴自己想去的方向,就如同我选择了支教一般。在这过程中,我也会想大家都去考公考编了,我是不是也应该去?
但是,一段谈话便消除了我的顾虑。二月的春节是在清远过的,听着长辈闲谈,偶尔得知当地许多学校都办不下去了——学生人数不够,于是便只留了县城的一间学校,让镇里各个地方的学生都到那去上学,起早贪黑、长途跋涉的;也有些学生不愿去上学,一是太远不想去,二是家里没有人管。当时听完我心里百感交集,更加坚定了想去支教的决心,在哪些人迹罕至的角落,有着需要我们去关注的乡村教育问题,希望我能成为那角落一点微光。
就如同“山区计划”的招募主题: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花一年的时间,让自己沉淀下来,去寻找、去发现、去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