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
薪火相传 首页 > 生涯教育 > 薪火相传 > 正文

许跃浩: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发布日期: 2022-10-12点击量:

成长

他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也一直很庆幸父母没有吝惜,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给了他们兄弟俩所能给的最好的教育。小时候的他总是感觉时间很长,有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盼望的永远是假期与周末,而不是进步的成绩;慢慢他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都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只剩下他一个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伙伴还在读书。那时候的他没有办法感受到学习于他个人来说究竟是什么,也许是义务或者是约束,直到家里发生了变故。母亲发生了意外,做了一场很大的手术,从此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维持生计,那时候他的家里收到了亲戚朋友与乡镇政府的接济,也不知道从那一天起他觉得读书是为了赚钱,为的是让父母过的更好,为的自己过得更体面,为的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尽他所能,就算是只是拿一点钱也好。这个想法伴随了他很多年,直到他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家乡外出求学。

1931A

许跃浩生活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时隔多年再次回到家乡乡镇小学时,再次改变了他对读书的认知。父母外出务工,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为伴,这是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写照。国家政府兴建了新的教学楼,换上了新的多功能黑板,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硬件。但是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他发现读书对于他们好像只有讨厌的作业,讨厌的书本,他们不明白读书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不理解他们对于社会来说是什么、也不理解父母何以要让他们读书。他们在物质上脱贫了,但是在精神上他们是贫穷的,而他们需要帮助,迫切需要帮助。那时候起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国家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精神上的贫瘠的。一个大学生的培养占用了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而青年一代有责任与义务回报这个社会。

45B69

许跃浩与研支团的朋友们

读书是为了什么,在那一天起他明白了,为的是将自己享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分享给教育较差的地区,为的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为了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社会。那时候起他觉得读书是用上毕生所学为社会,是竭尽全力为国家。读书可以为了个人,也应该是为了社会,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储备足够的能量为国家的建设恒久燃烧。他开始频繁地参加社会活动,周末也好,没课也好,朋友们总是戏称他不是在做志愿,就是再去做志愿的路上。从抗击疫情志愿者、助力受灾果农助销滞留水果、协助疫情外来复工复产人员信息登记、到后来不畏距离,每周跨越两个镇去需要帮助的孩子家中无偿辅导作业、再到后来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志愿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他的生活方式。

学习

后来他开始慢慢接触学术科研,参与到了的学院老师的科研团队中,一开始的他为了评奖评优,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更高的荣誉,忙前忙后,总是不觉疲惫,但是当每次调模型、改代码到深夜,他总会不免问自己,究竟为了什么做科研,是不是科研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方便拿到奖学金还是说让自己更接近“优秀学生”的行列,在他一个个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夜里,也伴随着论文的投稿,似乎渐渐想明白了自己为了什么而想从事科研。当科研成为一种任务时,科研是枯燥的,是一种负担,像中大学者秦昕说的“不做学术有很多理由,做学术也有很多理由,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I enjoy it”,是代码运行成功的喜悦感,是论文投稿的忐忑,也是老师淳淳的教诲让他坚定了走科研的决定。“真正喜欢的事情,不是你能从中找到乐趣的事情,而是很多人都觉得痛苦,但你能从中找到乐趣的事情。太累了,大多数人都会说,要看一会电影了;而你不是,这几天太累了,必须看会论文缓解一下,这才是真正的喜欢。”

他想他在一点一点地向着科研前进,一点一点地明白学术的的魅力,开始对科研工作有所期待,也立志自愿投身到学术科研工作,下定决心坐在冷板凳上潜心做学术。他终于坚定了自己为了什么而想参加科研;为的是热爱,为的是尽自己绵薄的力量推动学科发展,为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社会做贡献。

慢慢学习成为了习惯、论文也成为了伙伴,但是当他每次彷徨无所适从时他总会想到影视英语薛瑛老师说的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干什么的时候,那就读书、运动、做志愿。而志愿成为了生活方式。

如果非要有人默默奉献,他希望那个人不只是他,也可以是我。


上一条:国际组织任职毕业生就业典型

下一条:刘馨媛:敢于转变,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