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瑜曼,1999年出生,2017年至今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2021年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预录取。
她认为,考研是一段人生特别的历程,不同于高考,考研就像人生转折点,大家的人生或许从此不同,而考研的准备阶段,尤其是初期有一种黑灯瞎火走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之前大家肯定也看过一些上岸经历,学姐学长分享了他们的考研经验,或热血、或悲情,或如万里长征。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背后都写满了“努力”二字。但是,这只是一个考研人,一个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应该做的。这条“万里长征路”是每个考研人应该走的,但也不要畏惧,应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考研的道路纵有千难万险,也不可抵挡我们勇往向前的步伐。
在考研的战术层面,首先要明晰一个概念,考试和学习知识看似本质是一样,但是却是在两个方向上的。考试是考试,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点,要研究报考院校的试题。而知识是知识,《白鹿原》里黑娃向朱先生求学,朱先生说:“你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书读的多了反而累人。”但是,这不是让大家少读书,而是考虑成本,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更针对考试的内容,更多为考试服务的东西。
其次要做到两个目标,一是时间目标,这个在各大公众号里都有,英语政治计划好量与质,专业课跟紧课堂。二则是分数目标,大的目标在于总分考到多少,这个目标由5科成绩构成,而这每科成绩又有每种题型构成,以英语一为例,她当时目标是60➕,完形控制在6分以上,阅读控制在24分以上,大作文小作文控制在18分,那么剩下新题型和翻译最多只需要12分,就可以突破60。而政治目标70,这70分大体由40分的选择➕30分大题构成,然后计算每类大题、单选题、多选题的得分率以构筑这一目标,每一科都要计算,要把自己的实力和目标结合,同时总的来说,政治不要轻易算过80,英语也不要算过80,除非真的有绝活;也不要把总分太大的比重压在专业课上而放弃英语政治,平均是使总分看起来得体的最好方式,而单科的高分需要付出的成本远高于补齐短板,通过长板补短板实为无奈之举。在形成科学稳定目标后,日后练习一定要像死命令一样,不可以错的题绝对不能错。至于怎么学,在这种死命令的驱使下,一切方法都会变的有效。
而面对专业课,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出题规律和解题逻辑,以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为例,每年的专业考试不仅需要过硬的基础知识,还需要理解。它不是一句话的事,而是一个知识体系的缩影,此外,艺术理论考试不仅是对知识面的考察,而且对逻辑思维等写作能力也有考察。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我大量阅读,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应对较为零散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我在不停的构筑每年中央美院的考试题目,反复推敲,寻找规律。
以沃尔夫林为例,沃尔夫林早年在柏林大学学习,那么他的五对范畴的二元对立就很有可能受到了黑格尔的影响;沃尔夫林在巴塞尔大学任教时期,使用过早期的幻灯机,使得他能快速大量的翻阅作品,从而对美术史的认识上升到了更加宏观的形而上层面;沃尔夫林曾受到豪泽尔的质疑,因为这种形而上的推想一方面根本无法实证;另一方面,豪泽尔也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方面批评了沃尔夫林,等等。这沃尔夫林的一个材料内容,配合他的不同历史就可以回答不同的问题,比如:古典哲学对于近现代美术史学科的影响;科技发展对于美术史学科的发展;文艺理论批评等等。我每科在考试前大约多多少少构筑了这样的材料不到30个,覆盖面积很广的,如果没涵盖上的就要在考场上依靠自己的基础知识补足。
最后,就是战略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坚定的考研人,不要放弃,力争上游。心态积极稳定是最好的,每多学一分钟就有排名提升的可能。在小说《狼图腾》里有一幕,饥饿的野狼冲击马群,马群为了保护小马围成一圈,野狼冲上去咬掉马的一块肉,自己也被踢成两截,它咽下去的那块肉最后掉在地上,狼群最终冲散了马群。考研虽不如大自然弱肉强食,但是,有竞争就有战场,希望学弟学妹们有饿狼般厮杀的精神,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