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
职业辅导 首页 > 生涯教育 > 职业辅导 > 正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10-31点击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通知》要求(附件1),学校定于202511月至12月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内选拔赛(以下简称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组织机构

(一)校赛由学生就业创业中心主办,由职业发展协会协办。

(二)校赛设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组织实施。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学生就业创业中心,负责赛事的具体执行。

(三)校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校内、校外专家组成,负责评审、指导等工作。

三、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

面向学生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即学生赛),以及面向教师的课程教学赛道(即教师赛)。其中,就业赛道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课程教学赛道另行组织

1.成长赛道。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本科非毕业年级学生(一、二、三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详见附件1)

2.就业赛道。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本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以及全体研究生本科生组面向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和全体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研究生组面向全体研究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详见附件1)

(二)同期活动

1. 同期开展“百师百校行”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巡讲系列活动,举办校企供需对接、职业体验、就业工作交流、一对一咨询、团体辅导、集训营等系列活动,贯穿于校赛全过程。各学院要围绕主体赛事,结合学院实际精心设计并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同期活动。

2.为帮助全体同学更好地了解生涯规划的路径和方法,大赛开展期间,有意向的选手可寻求年级辅导员老师、专业课程老师指导或通过“尚行”职业咨询室预约指导。“尚行”职业咨询室预约方式:关注“广外就业”公众号,在子菜单栏【职业咨询预约】进行预约,咨询室师资介绍可见推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7W66j3Kxs2kjG28t-0R4w院赛之后,学校将安排指导老师对晋级选手进行校赛指导打磨。

四、大赛赛制

(一)校赛采用院赛、校复赛、校决赛三级赛制。

(二)院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遴选出参加校复赛的选手。各学院参照大赛成长、就业赛道方案,自主确定参赛名额、分组设置、比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各学院完成院赛选拔后,按照校复赛分配名额择优推荐选手参赛校复赛。

(三)校复赛由校赛组委会负责组织,采取网评的方式进行,遴选出参加校决赛选手。校赛组委会将根据报名参赛、组织院赛等情况,向各学院分配参赛名额。

(四)校决赛由校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参加校决赛选手通过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校决赛期间,校赛组委会将举办入围选手集训营。本届校赛中获得金奖及各赛道各组别银奖的选手将有机会参加入围选手集训营。省赛选手选拔将与校赛入围选手集训营同步进行。集训期间,将安排专家进行针对性辅导,集训结束后,校赛组委会将根据省赛组委会核定的参赛名额、参赛要求,选手在集训营的综合表现,选拔并公布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选手名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学院应积极组织动员每名学生(本科生、研究生)报名参赛。

各学院要指定一名辅导员作为院级管理员、赛事联络员,负责赛事的筹备管理和沟通交流工作。院级管理员可使用校赛组委会分配的账号登录大赛平台管理、查看赛事情况,请各学院于114日前线上报送学院管理员名单,填报链接:https://v.wjx.cn/vm/ehDxFtb.aspx#

所有参赛选手赛前均需通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以下简称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进行报名,在大赛平台登录页面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附件2)。校赛组委会将根据11924各学院报名参赛情况,于1111向各学院公布校复赛名额分配表。校赛期间,大赛平台开放成长赛道生涯闯关功能、就业赛道职业适配度测评功能,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赛道名称

平台上传的参赛材料

成长赛道

(一)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设定职业目标的过程;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效;职业目标及行动的动态调整等 PDF 格式,文字不超过2000 ,图表不超过5)。

(二)生涯发展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就业赛道

(一)求职简历PDF 格式)。

(二)求职综合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三)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 PDF 格式,整合为单个文件,不超过 50MB)。

(二)院赛(1114日前)。学院初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学院自主确定比赛环节、参赛材料、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

各学院要在11月14日前完成院赛组织工作,完成本院入围校复赛的选手遴选推荐工作,请各学院赛事联络员要按照分配名额将《XX学院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复赛推荐名单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及盖章扫描版、比赛材料(每个选手一个压缩包,文件命名格式:赛道组别-学院-姓名)于11月1417:00前电子版发送至李鑫老师办公邮箱并组织推荐选手上传参赛材料至指定大赛平台。

(三)校复赛(1125日前)

校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加校复赛的选手参赛材料进行网络评审,择优选出晋级校决赛的选手,并于11月25日前公布校决赛选手名单。

(四)校决赛(127日前)

参加校决赛选手通过现场比赛,由评审团进行综合评审,决出金银奖。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

(二)参赛选手应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参赛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要求。参赛选手所设定的职业目标应与所学专业相匹配,职业目标应在校赛、省复赛、省决赛、晋级排位赛中尽量保持一致。

(四)各学院结合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可围绕农业、能源动力、材料化工、装备制造、信息通讯与互联网、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建筑地产、金融、商贸服务与生活消费、科技服务、医药卫生、教育、文旅艺术、新闻出版、体育服务、水利与生态环保、法律、公共管理与服务、国防科技等19个行业,引导参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背景的职业目标,坚持所属行业多元化原则做好校赛遴选工作,避免所推荐选手的目标职业集中于某一行业。

七、大赛奖励

(一)成长赛道

金奖5个、银奖10个、铜奖若干个,金奖获奖选手授予校级荣誉证书及颁发奖金,银奖和铜奖获奖选手授予校级荣誉证书,以上获奖作为校级奖项可加综合测评分(依据学院加分细则)。

(二)就业赛道。

金奖5个、银奖10个、铜奖若干个,金奖获奖选手授予校级荣誉证书及颁发奖金,银奖和铜奖获奖选手授予校级荣誉证书,以上获奖作为校级奖项可加综合测评分(依据学院加分细则)。

(三)优秀指导教师。

若干个,获得成长、就业赛道金奖选手的第一指导老师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及颁发奖金。

(四)优秀组织奖。

若干个,以报名参赛且提交资料的学生人数占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从高到低遴选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学院,授予“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及奖金。

(五)优秀获奖选手有机会被推荐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赛、国赛。根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创新奖管理规定》,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获奖认定为B1申请相应奖励省赛获奖认定为B2申请相应奖励

八、工作要求

(一)做好广泛动员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把大赛作为加强和改进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动更多大学生了解大赛和报名参赛,将大赛与“百师百校行”、各类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实习实践、校园招聘等活动统筹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扩大大学生参赛覆盖面。参赛报名情况将作为学校就业评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做好重点发动各学院要发挥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以学校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为支撑,体现学校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本届大赛单列高教研究生组别,复赛、决赛专门安排研究生晋级选手名额。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学院要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精准发动更多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积极参赛,提高我校选手竞争力。

(三)做好正向引领。各学院要鼓励支持大学生加强职业探索实践,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相结合,围绕所学专业找到与个人特质相匹配的职业方向。在此基础上,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做好选手挖掘和培育,遴选推荐本院优秀选手参加校复赛。

(四)做好组织实施。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在学生生涯教育、就业服务、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再投入、再促进,为举办赛事和同期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要借大赛契机,通过组织培训、研讨、指导、评审等形式,培育生涯教育师资,形成职业规划指导中坚力量,不得依靠各类培训机构人员“代劳代办”。要动员企业专家参与大赛,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岗位资源,为院赛顺利举办提供必要支持。要坚守育人底色,公平、公益、开放、节俭、廉洁、安全办赛,确保比赛平稳有序、取得实效。

(五)做好宣传总结。各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新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全方位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员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九、联系方式

人:学生就业创业中心李鑫、曹婷婷

联系电话:39328003


附件:

1.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通知

2.学生操作手册

3XX学院第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复赛推荐名单汇总表



学生就业创业中心

20251031



上一条:朋辈领航明方向,同心筑梦启生涯

下一条:我校2025年“尚行团”赴商务部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参观学习